产品净值波动加剧背景下,近期又有多家理财公司密集调降理财产品费率,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。如招银理财宣布旗下多只现金管理产品管理费率调至0。
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,包括中银理财、交银理财、招银理财、光大理财等十余家理财机构宣布调降旗下理财产品费率。调降的费率主要包括固定管理费、销售手续费和托管费三大类,大部分理财产品将销售手续费下调至0.1%至0.2%区间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自2023年起,理财公司已开启多轮“降费战”,理财产品降费是大势所趋,但目前的费率水平已经是接近底部极限,未来下降空间有限,“以价换量”策略亦加大理财公司经营压力。
低费率理财产品密集出现
近日,民生理财、中银理财、招银理财、光大理财等公司旗下产品密集发布公告,下调产品费率,涉及固定管理费率、销售费率和托管费率,涉及理财产品类型主要为固定收益类及现金管理类。
参与销售手续费下调的产品,下调后费率多在0.1%至0.2%区间,调降幅度近半,例如“浦银理财双周鑫最短持有期29号理财产品A”销售手续费为0.50%,此次调整为0.21%;也有理财产品从高位“大减价”,例如“上银理财易精灵5号”的销售费率从0.6%调降至0;亦有理财产品调降幅度较小,例如“民生理财富竹纯债7天持有期8号理财产品F份额”,销售费由0.5%仅降至0.4%。
也有机构侧重调降管理费率,据记者观察,下调后的费率区间亦在0.2%以下,多只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则走至0.1%以下,还有产品调降后费率直接为0,例如“招银理财招赢日日金20号现金管理类理财”和“招银理财招赢日日金8号现金管理类理财”。
不过,记者也注意到,即便有不少理财产品收取管理费率不到0.1%,仍要收取例如认购费、申购费、赎回费,以及向托管机构、审计机构等第三方机构支付的服务费。业内人士提醒,不少理财公司降费揽客,个人投资者要辨析调降费率的具体名目;此外,理财产品反映的是扣除大部分费用之后的金额,费率调低虽然有利于提高理财产品的净值表现,但相关净值收益每天变动,对于投资者来说不一定能明显感受到降费带来的实际利好。
“去年以来降费潮就阶段性出现,今年加权销售手续费、管理费率大约在0.15%水平,此前能保持在0.3%的位置。”华东某理财公司人士告诉记者。第三方机构普益标准数据显示,截至6月初,已有超2万只理财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低于0.1%,占到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的37%;截至6月第二周,理财产品中,存续固收类、混合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固定管理费分别为0.19%、0.31%,分别较去年末下滑0.18个和1.21个基点。
“降费潮”缘何频发
谈及理财产品“降费潮”频发原因,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净值波动背景下,不少理财公司以卷费率来提升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并留存客户。前述人士对记者说,当下理财产品净值下降,实行阶段性让利,能对冲理财产品若不达业绩比较基准的风险;另一方面,采取降低管理费、销售手续费等手段,有助于提升理财产品的吸引力,扩大理财产品的规模。
低利率时代下,银行存款和理财资金的替代效应越发明显,执行理财产品费率优惠被视为吸引投资者留存的重要手段。“本轮降费潮有一大重要背景,即是理财市场承接存款搬家的外溢资金。”冠苕咨询创始人、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认为,此轮费率调降背后一大原因是居民存款外溢,理财公司不得不卷入降费大战以吸引客户。
年内,在存款“搬家”作用催化下,理财市场规模高增,4月份全市场增长近3万亿元,大幅超出预期,至29万亿元。而这一趋势仍在继续,据中信证券团队预计,5月理财规模在存款降息和手工补息余波之下,仍将继续增长约4000亿元,远超2019~2023年5月700亿的增长均值。
当下,泛理财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除了银行系理财子公司之外,还有公募基金、保险、证券等多种机构参与其中。“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费率下降,对银行理财产品费率定价形成一定的‘传导效应’。”华东某理财公司人士对记者说,去年7月,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式进入实操阶段,各家基金公司宣布降低管理费和托管费。
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去年7月以来,主动权益类产品率先将管理费由1.5%调降至1.2%,随后固收型产品、指数型产品纷纷跟进,今年年内已有82只基金降低管理费率,最低至0.05%。
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
“目前理财的费率水平已处于历史较低位置,远低于同类公募基金的费率水平。”前述理财公司人士对记者说,理财产品本身的费率就比较低,进一步调降的可能性并不大。
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5月末,银行理财固定管理费率为0.1865%,较去年末下调0.45个基点,相较去年年初降低了1.92个基点。此外,亦有不少理财产品仅收取每年0.015%的托管费、0.01%的销售手续费和0.01%的固定管理费。
受访人士进一步对记者分析,实行费率优惠政策是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、吸引客户,若只开展费率优惠,不真正提升理财公司自身实力,将对理财公司的中间业务收入产生压力。
从理财公司2023年年报情况来看,多家理财公司出现净利润下滑趋势,不少理财子公司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50%,其中一大影响因素便是“减费让利”的降费率政策。
亦有国有行理财公司人士对记者说,2022年末以来,固收+、混合类理财产品频频出现净值波动,为提升用户体验,理财公司多对这类产品采取降费率的优惠政策。
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指出,相比费率问题,投资者更关心理财产品的安全性、稳健性和成长性,如何提高理财产品的长期表现是问题的核心。净值法计价背景下,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将成为常态,这使得理财产品集中赎回等风险事件仍可能发生。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021-22002972或021-22002335;banquan@yicai.com。 文章作者
陈君君
相关阅读 4月银行理财规模增逾2万亿元 含权产品发行提速爆款再现
05-16 15:23 债市调整引发关注 业内人士:预计不会重演2022年“破净潮”现象
05-07 11:35 权益市场回暖,今年已有近60只含权类理财产品发行
今年以来共发行10只权益类理财产品以及48只混合类含权理财产品。
04-29 21:34 降费新规实施,买方投顾就能做大吗?
券商现有的“以销售为中心”的基金销售模式将迎来挑战
04-28 14:55 资负两端究竟谁决定了理财产品的期限?
供给端来看股指期货配资合法吗,银行理财不同风险产品供给覆盖全面,无论是存续角度还是新发角度均涵盖所有风险等级,任何投资者均可自由选择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产品。
04-03 04:0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